太阳成集团小学教育专业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小学教育
所属学科: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107
太阳成集团小学教育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员工,2016年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2019年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员工750余人,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4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有兼职特聘教授1人,兼职正高级小学教师8人,兼职一线优秀小学教师10余人。建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省一流本科课程、省一流“课程思政”课程、省应用型示范课程等省级优势课程6门、校级一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校级优势课程7门。建有教师公司产品实验中心、微格教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奥尔夫音乐教室、舞蹈练功房、琴房、画室、手工制作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平台,以及通川区第一小学校、渠县第三小学、开江县实验小学、高新区河市镇中心校等40余个优质、稳定的校外公司产品实践基地。连续招生13年来,已累计培养820多名合格毕业生,为四川省特别是川东北地区输送了大批优秀小学教师及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培养卓越教师、服务基础教育”的育人使命,立足达州、面向川东北、服务全川,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良、教育情怀深厚、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公司产品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发展能力和合作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县域城乡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骨干教师。员工毕业5年左右的专业发展预期目标如下:
培养目标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依法执教,热爱小学公司产品发展,具有投身基层小学从教的意愿,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执教,立志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员工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培养目标2:教育理念先进,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系统掌握小学语文/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掌握小员工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开展主教和兼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较强的学科整合意识和能力,积极投身公司产品改革,并具有小学公司产品研究能力。
培养目标3:具备德育为先的理念,能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独立开展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指导、安全教育等育人工作。能够组织和指导小学教育学校班团队、兴趣小组活动,能够结合教学和班队活动等开展学科育人和综合育人活动。
培养目标4:具备终身学习理念和专业发展意识,能够结合国内外小学教育发展趋势和个人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发展规划,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公司产品问题,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实现持续发展,掌握与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开展沟通与合作的技能,成为专业骨干教师,管理工作者等。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较为深厚的教育情怀、掌握扎实的小学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公司产品实践、班级管理、综合育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愿望,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工作和学习成效。针对培养目标,员工毕业时应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1 师德认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了解党的教育方针,熟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教育法规。
1.2 实践体验。能在专业学习、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从教意识,树立做“四有”好老师的职业理想。
2.教育情怀
具有扎根基层、从事小学教育事业的坚定意愿,认同小学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爱员工,尊重员工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做员工健康成长、适应并融入社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1 职业认同。具有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意愿,理解小学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熟悉小学教育教师职责与工作特点,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小学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
2.2 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做员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3 以生为本。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尊重员工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员工,关爱员工,尊重员工发展个性差异,富有爱心、责任心,对工作细心、耐心,乐于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
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所教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
3.1 基础理论。理解主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兼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熟悉中外小学教育发展历史,并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2 学科知识。理解所教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能够进行知识整合与迁移,了解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以及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小员工生活实践的联系,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4.教学能力
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掌握现代化课堂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来评估小学教育的需要。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结合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
4.1基本素质。熟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等国家课程文本,能够在国家教育政策和课程文本的指导下开展公司产品活动。了解儿童认知特点与学习心理,熟悉小学教育课堂教学基本原理和策略,掌握“三字一话”等教师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评估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4.2实践能力。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活动方案,能够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等开展教学活动。
4.3研究能力。掌握小学公司产品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针对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小学公司产品实践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反思改进,在研究过程中改善自身公司产品。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学德育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将其运用与实践指导。掌握班级组织和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5.1 育德意识。了解小学德育工作原理和方法,以及中小员工的价值观。熟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学德育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
5.2 班级管理。掌握小学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方法,能够在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并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
了解所教员工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的育人价值,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积极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小员工进行健康教育、成长教育和人生引导。
6.1 学科育人。了解所教员工身心发展及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理解所教学科的育人特点,能够挖掘课程和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要素,初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能在教学中进行育人活动。
6.2 活动育人。了解学校文化育人、教育活动育人的内涵与方法,参与学校主题教育和班团队活动等,获得学校文化育人、教育活动育人的积极体验。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公司产品问题的能力。
7.1 专业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中外小学教育发展动态,能够结合时代发展和小学教育发展需求制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主动学习、不断提升。
7.2 反思能力。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在专业学习、公司产品实践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公司产品问题。
8.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运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和教学中的问题,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具有与家长沟通、合作的体验。
8.1 团队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价值,掌握合作原理与技能,参与小组学习、专题讨论、团队互助、经验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 沟通交流。掌握沟通交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与学校领导、同事、员工、家长、社区等沟通交流的经历与体验。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1-1师德认知 |
√ |
|||
1-2实践体验 |
√ |
|||
2-1职业认同 |
√ |
|||
2-2自身修养 |
√ |
|||
2-3以生为本 |
√ |
|||
3-1基础理论 |
√ |
|||
3-2学科知识 |
√ |
|||
4-1基本素质 |
√ |
|||
4-2实践能力 |
√ |
|||
4-3研究能力 |
√ |
|||
5-1育德意识 |
√ |
|||
5-2班级管理 |
√ |
|||
6-1学科育人 |
√ |
|||
6-2活动育人 |
√ |
|||
7-1专业发展 |
√ |
|||
7-2反思能力 |
√ |
|||
8-1团队合作 |
√ |
|||
8-2沟通交流 |
√ |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教育学
(二)主要课程
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与测量、高等数学、汉语基础、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音乐、美术、舞蹈等。
五、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
本专业毕业应取得的最低学分为159分。
七、实践教学环节
序号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实践 学时 |
实践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课程 性质 |
1 |
课内实验教学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8 |
0.5 |
3 |
通识教育课程 |
2 |
课内实验教学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
8 |
0.5 |
4 |
通识教育课程 |
3 |
课内实验教学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
8 |
0.5 |
5 |
通识教育课程 |
4 |
课内实验教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8 |
0.5 |
2 |
通识教育课程 |
5 |
课内实验教学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8 |
0.5 |
1 |
通识教育课程 |
6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体育-1 |
30 |
1.87 |
1 |
通识教育课程 |
7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体育-2 |
30 |
1.87 |
2 |
通识教育课程 |
8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体育-3 |
30 |
1.87 |
3 |
通识教育课程 |
9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体育-4 |
30 |
1.87 |
4 |
通识教育课程 |
10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语文(含写作) |
6 |
0.37 |
1或2 |
通识教育课程 |
11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英语Ⅰ |
24 |
1.5 |
1 |
通识教育课程 |
12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英语Ⅱ |
24 |
1.5 |
2 |
通识教育课程 |
13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英语Ⅲ |
12 |
0.75 |
3 |
通识教育课程 |
14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英语Ⅳ |
12 |
0.75 |
4 |
通识教育课程 |
15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6 |
1 |
1或2 |
通识教育课程 |
16 |
课内实验教学 |
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 |
6 |
0.37 |
1或2 |
通识教育课程 |
17 |
课内实验教学 |
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8 |
0.5 |
1或2 |
通识教育课程 |
18 |
课内实验教学 |
老员工营养与心理健康 |
10 |
0.62 |
1或2 |
通识教育课程 |
19 |
课内实验教学 |
入学教育与安全教育 |
6 |
0.37 |
1 |
通识教育课程 |
20 |
课内实验教学 |
军事-2 |
112 |
2 |
2 |
通识教育课程 |
21 |
课内实验教学 |
社交礼仪 |
6 |
0.37 |
1或2 |
通识教育课程 |
22 |
课内实验教学 |
教师口语 |
36 |
2.25 |
6 |
专业基础课程 |
23 |
课内实验教学 |
文选与写作 |
16 |
1 |
5,6 |
专业基础课程 |
24 |
课内实验教学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32 |
2 |
5,6 |
专业核心课程 |
25 |
课内实验教学 |
教育研究方法 |
16 |
1 |
4 |
专业核心课程 |
26 |
课内实验教学 |
音乐 |
48 |
3 |
1,2,3,4 |
专业核心课程 |
27 |
课内实验教学 |
美术 |
24 |
1.5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28 |
课内实验教学 |
手工 |
24 |
1.5 |
4 |
专业核心课程 |
29 |
课内实验教学 |
舞蹈 |
56 |
3.5 |
5,6 |
专业核心课程 |
30 |
课内实验教学 |
现代教育技术 |
16 |
1 |
3或4 |
教师教育课程 |
31 |
课内实验教学 |
大学书法 |
16 |
1 |
1或2 |
教师教育课程 |
32 |
课内实验教学 |
普通话 |
16 |
1 |
1或2 |
教师教育课程 |
33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16 |
1 |
5 |
教师教育课程 |
34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
16 |
1 |
6 |
教师教育课程 |
35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8 |
0.5 |
4 |
教师教育课程 |
36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 |
8 |
0.5 |
6或7 |
教师教育课程 |
37 |
课内实验教学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
24 |
1.5 |
3 |
教师教育课程 |
38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
16 |
1 |
6 |
教师教育课程 |
39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教社会实践训练活动 |
32 |
2 |
8 |
复合培养课程 |
40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教科研实践训练活动 |
32 |
2 |
8 |
复合培养课程 |
41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教艺术技能训练活动 |
24 |
1.5 |
8 |
复合培养课程 |
42 |
课内实验教学 |
小教职业技能训练活动 |
24 |
1.5 |
8 |
复合培养课程 |
课内实验教学 |
学分小计:( 51 )学分 |
|||||
1 |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
科学实验 |
64 |
2 |
5 |
专业核心课程 |
2 |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32 |
2 |
应用实践课程 |
|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
学分小计:( 4 )学分 |
|||||
1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劳动 |
1 |
应用实践课程 |
||
2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第二课堂 |
128 |
4 |
应用实践课程 |
|
3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教育见习 |
6周 |
6 |
1-6 |
应用实践课程 |
4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教育实习 |
12周 |
10 |
7 |
应用实践课程 |
5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教育研习 |
分布在8个学期进行 |
2 |
1-8 |
应用实践课程 |
6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毕业论文(设计) |
4周 |
4 |
8 |
应用实践课程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学分小计:( 27 )学分 |
|||||
学分合计:( 82 )学分 |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 修 |
49 |
30.81% |
选 修 |
4 |
2.51% |
|
专业基础课程 |
必 修 |
18 |
11.32%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 修 |
18 |
11.32% |
选 修 |
14 |
8.80%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 修 |
13 |
8.17% |
选 修 |
4 |
2.57% |
|
应用实践课程 |
必 修 |
29 |
18.23% |
复合培养课程 |
选 修 |
10 |
6.28% |
总 计 |
必 修 |
127 |
79.88% |
选 修 |
32 |
20.12% |
|
学 分 |
159 |
100% |
|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共 24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5.09 % |
||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小学教育专业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共60 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37.74 % |
||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共 82 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51.57 % |